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继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来第二次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也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国革命史尤其是近现代史的重要转折点和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抗日联军及抗日救国会的活动,是几乎普遍了全东北,在山野,森林,乡村,城市,监狱,苦工营中……几乎每一角落都有他们的踪迹,十四年中,他们的游击战争、地下活动是没有停顿过。虽然敌人残酷地“进攻”、“讨伐”、追踪、“检举”,非刑拷打,屠杀,血洗
65式军服简洁、朴素、实用,被认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款军服。红帽徽、红领章是65式军服的显著标志,也是那个时代的象征,并广为全国人民所喜爱。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身绿,三片红”曾让多少人魂牵梦绕!本书以作者的专业视角,使用全彩形式权威介绍65式军服的历史,填补了我军军衔史上的空白。对65式军服的特点、配套用品等做了全面介绍;同时,还介绍了65式军服对那个特殊的年代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以及人们对65式军服的特殊情结。
这是一段腥风血雨的历史,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中朝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迫使世界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被动的困境,被迫谈判停战。
围绕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从民生、金融、经济、教育、城镇化、公众道德、法制、人口、战争、中外关系等十个方面,探讨中国施政得失与改革路向,对什么是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作出了一种试探性的解答。本书在痛贬时弊的同时,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是一部观察当下中国、畅想中国未来的思考之书。本书对全面了解当下国情、深刻思考改革方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此书是作者集五十年辛亥研究功力而创作的作品,全景式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作者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说明了辛亥这一段历史中从当权的袁世凯、载沣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持各种政见的人物的活动脉络。全书充满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动人细节,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给人很强的现场感。内容并不是陈旧的史料铺陈,而是挖掘尚未被学界利用的新资料。作者采择众说而又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处处可见他犀利独到的观点。
战争分娩了军人,军人更是为了和平而存在?;赝死喾⒄沟睦?,在文明与利益的边缘,人们总能够看到战火和硝烟不时腾起。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着无休止的纷争,他们在纷争中不断失去亲人和家园,地球在炮火中颤栗,人性在杀戮下泯灭。
鲁夏是一名80后消防大队长,从小没有母亲,父亲湛江来在15岁那年也失踪了。因为对父亲身世的起疑,遂开始寻觅父亲的过去。经过层层查访,一封暗藏在密封铁匣里的驴皮血书,引领他踏上了调查之路。通过调查,沉重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而且涉及到上海最为复杂的间谍谜案。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中讲述了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种新的党国体制转型。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记载了从国民党史的角度深入研究国共关系,全面地论述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到新中国成立前国共两党关系的发生和发展,对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深入细致的研究。